很多人有被熟人坑的经历, 这叫杀熟。最近流行起一个新的“坑人新骗术”。 叫互联网“杀熟”。
以前觉得跟自己关系不大, 直到看了这个网友分享的经历
近日,一位网友称,他经常通过某旅行服务网站订某个特定酒店的房间,长年价格在380元到400元左右。偶然一次,通过前台他了解到,淡季的价格在300元上下。他用朋友的账号查询后发现,果然是300元;但用自己的账号去查,还是380元。
300元的酒店房间,老客户就要380元? 过去货比三家,如今还要“货比三人”, 现在的你可能正被 一些手握大数据工具的商家“坑”!
网络公司大数据“杀熟”的行为 不仅发生于在线旅游预订平台和打车软件, 还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的 通讯套餐、电影订票、网络购物中。
看看网友的亲身经历,你经历过没?
“我和同学打车,我们的路线和车型差不多,我要比他们贵五六块。”
“选好机票后取消,再选那个机票,价格立马上涨,甚至翻倍。”
“我老公消费比我低,开通不限流量服务的时候,他只要开通88元的套餐,我必须得开通138元的。”
“同买一场电影,我的37元,同事32元,就因为开了会员??”
……
▲部分网友评论
还有更多
@愿我归来仍是少年:事实!遇到过好多次了,300卖380都不太过分,我遇到最离谱的一次是八百多房间卖我一千八百多,投诉后表示送我五十元抵用券,超级可笑!
@LeeleeKwok:老客户正常价,新客户叫营销价。这是迅速扩大用户基数的营销措施,但已演变成行业规则,如今根本没人想做成百年老店,大多打着一锤子买卖的心思
@一诗卷:还有外卖平台,同一家店同一份炒饭室友8块,我40,同一家店室友10元起送,我20起送……现在是能吃食堂绝对不点外卖
@紫色的孩子:某平台上买电影票,新客加钱买了影城卡之后,除了第一次使用确实有优惠,以后的看到的折后价比其他新客手机上原价还要高!太无耻了……
@翅膀不会飞_beiny:某打车软件,同一个地方,打车38元,退出后重新登陆就变成21元,我最近很纳闷,可是不得不打,之后我都会这样,关掉再开一下
看完这些,Y哥有点慌!
通讯、购物、娱乐、住宿、出行等日常消费
分分钟都面临被宰啊...
有网友戏称,
“应该都是佛系公司吧,都不‘杀生’的”。
说白了一句话:
大数据说:我认得你,所以涨价!
前有航班信息非法叫卖、机票搭售,
后有网络公司利用大数据“杀熟”,
让人怎么信任网络在线平台的服务?
“杀熟”,赤裸裸的价格歧视
常言道:“人熟为宝”,但当熟人好办事遇上经济理性...
经济学上有一个专有名词叫做价格歧视,大数据“杀熟”意味着同一产品以不同价格出售给不同消费者的情况,获取所有的消费者剩余。“精准消费”一直是互联网的优势,但现在这个功能反而用来“套路”消费者,大数据成了一把“双刃剑”。
新京报评论杀熟这件事:
坦白说,这事并不值得意外。俗语说,买的没有卖的精,看人下菜碟,一直是商业世界的常态。
只不过在大数据时代,“奸商”是用代码和算法对付你的,“杀熟”可以批量进行了。
大公司投入巨资研发大数据技术,也是要实现利润的最大化。掌握你的消费习惯,就是为了从你身上挣更多钱。如果在这个过程中给消费者带来了便利,那就是双赢的。
但利用大数据“杀熟”暴露出大数据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缺陷:非对称,不透明。
当下我们可以做的,或许只有呼吁有关部门介入,调查清楚利用大数据“杀熟”的定价方式,是否存在现行法律意义上的不公平。
无论怎样,这是一个教训——新技术不必然意味着美好,还可以意味着新套路。
澎湃新闻评论:
互联网时代,少有个人隐私可言。个人隐私就算瞒得了枕边人,也瞒不过互联网公司。你只要进入某个APP,你只要购买某样东西,你只要阅读某篇文章,你只要跟人聊个天,或者发个微博、朋友圈……
你的一切信息都会成为别人的数据库,经过数据库的挖掘,人家可以比你还更了解你。互联网已从开放走向封闭,这些数据都掌握在企业手里,成为热销的商品,成为牟利的工具。
从法律上讲,大数据“杀熟”属于赤裸裸的价格歧视,而且这种歧视行为十分隐蔽,它滥用消费者的个人消费偏好数据,借助信息不对称,让消费者掏了更多的钱。对于这样的行为,除了寄望相关部门查处,消费者恐怕很难在每一次具体的消费行为中及时发现。只能以歧视回应歧视,借助已被曝光的个案做出整体判断:既然这个平台“杀熟”,咱们以后都别用它就是了。
互联网时代,人人都是在“裸奔”,
这种消费数据的透明让人细思密恐!
你有没有经历过
网络下单被大数据“杀熟”的经历?
评论区说说吧!
掌上110 | Y哥
本文为掌上110综合整理稿件
信息整理:网络
版权归原作者所有